为什么日本人要吃鲸鱼肉(日本海豚湾)

更新时间: 2023-06-30 01:56:18
本文目录

日本海豚湾,为什么日本人要吃鲸鱼肉?

9月1日,日本和歌山县太地町再次开启了一年一度的“捕豚季”,此次捕猎将一直持续到明年3月。在这期间,太地町渔民会把大量的海豚驱赶到一个三面封闭、水深较浅的海湾内。而在这片狭小海湾里发生的事,一直不被外人所知。直到2009年,一部纪录片《海豚湾》的问世,才向世人揭露了这个血腥的秘密。这部获得了奥斯卡的纪录片,在豆瓣也拿到了9.3的高分,可如今当我们再次搜索这部影片的相关信息时,迎面而来的却几乎都是负面的声音。人们批评这部纪录片本身,说它主观臆断,不够客观。人们批评赞同这部纪录片的观众们,说他们虚伪、“圣母”,是可爱动物保护者。那么,那片海湾里发生的事,究竟谁对谁错?01 一部西方意识形态入侵作品?许多人认为,这是一部被包装粉饰过的夹带着西方意识形态输出的伪环保纪录片。用几个美国人勇敢无私的伟大形象,借着几只海豚,他们真正要揭露的是日本人的无情冷血与残忍。这种带着批判性的独立思考与怀疑是一件好事,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不会再轻易地被舆论所诱导,而是深层次地去考虑背后真正的意图所在。思索阶级矛盾和民族主义、意识形态差异与文化冲突,质疑这部片子背后真正的目的,在感性事件里保持客观理性,这都是一种不俗的能力。过分感性与过分善良,有时的确是一种愚蠢。可当我们重新去审视这部片子的时候,事实上我们根本就不会去在意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种族肤色,我们想知道的只是那片海湾里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看到的只是一群热爱海豚的人类为了保护海豚而做出的努力与坚持,我们的感动只是一种本能式的怜悯与关怀。生而为人,都有一点羁绊,都有些许柔软,为之傻一次,也实在无可厚非。参与拍摄的这支队伍,他们之所以傻,是为了海豚。队伍的核心人物奥巴瑞,他花费了十年的时间打造出了一个海豚的王国。由他一手创办的海豚表演节目《Flipper》风靡美国,深受影响的美国孩子们当被问及长大后的理想时,他们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海洋生物学家”。奥巴瑞将海豚表演引入到了大众的视野,让越来越多的人爱上了这个神奇又可爱的生物——海豚。就在水族馆与海豚表演在全世界遍地开花之时,奥巴瑞却意外地要亲手摧毁这个由他一手开创的娱乐产业,并为此花费了他余下的全部岁月。原因是《Flipper》节目里的一只与他朝夕相处的海豚凯西,最终在他的怀里,选择自杀死去。这给了他极大的冲击,从此他开始投身到全世界的解救海豚行动中。“海豚的微笑,是自然界最大的骗局,这微笑让你误以为它们一直都很快乐。”这是他后来才明白的事。02 海豚生来比猪和牛高贵?当我们探讨杀戮海豚的时候,究竟是什么令我们感到不适?海豚不是我们的主要食物来源蛋白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人们一方面通过豆类等获取植物蛋白,一方面通过食用奶、蛋、禽肉、畜肉、鱼虾等来摄取动物蛋白。有人不断地提醒我们,“难道海豚生来就比猪和牛高贵?猪和牛可以杀来吃,为什么海豚就不可以?”因为千百年来,人类将猪、牛等动物作为食物来源已经成为习惯。当我们将海豚换成其他动物会感到相同的奇怪,比如:老鹰、狐狸、企鹅、老虎......海豚无法圈养是的,没错,有些猪、有些牛生来就是为了养肥杀了吃肉的。这是为了人类自己的生存。如果海豚可以被广泛地圈养繁殖,如果它的肉可以满足人类对于蛋白质的需求,或许,海豚肉也会成为一种被接受的食物来源。P.S. 1988年12月10日,海豚科所有属种皆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其中中华白海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他海豚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可别说是圈养,就算是那些待在水族馆里看起来很快乐的表演海豚们,它们也都几乎有着各种健康问题。在海里,海豚每天能游40英里,它们可以自由地嬉戏、捕食,可当它们被带到水族馆,它们所有的活动范围就是那个混凝土铸成的大池子。“只有你在大海中看到它们遨游的样子,才知道海豚待在海洋馆是种囚禁。”奥巴瑞这样解释道。另一方面,海豚是听觉动物,听觉是它们的主要感官,光凭声音,它们就可以获取大量信息。在水族馆里精彩表演的它们,得到了全场观众热情的鼓掌和欢呼,可这些高音贝的尖叫与噪音,对于对声音极为敏感的海豚们来说,无疑是种灾难。海豚成为一种符号有关许许多多海豚救人的报道让人们相信这是一种高智慧且友善的生物。既有这种友善在前,当人类举起屠刀之时也就显得野蛮且不近人情。海豚成为了一种符号,代表着人类与海洋生物的和谐共处。当出海偶遇海豚跃出海面时,人们感到的是惊喜与幸运,而不是惊恐。片中一个冲浪者说,“当你和海豚一同冲浪时,感觉真有一股魔力。在你身旁的这个生灵,你虽然无法和它交流,但你们都共同体验着这种纯粹的快乐,远超生存需要的快乐。”一次他和朋友在澳大利亚东海岸冲浪的时候,遇到了一条虎鲨,就在虎鲨向他们逼近之时,一只海豚及时出现救了他们。“那时我感受到了有生以来最强烈的关联感。”另一个自由潜水员讲述了她与海豚之间的故事,“当你在海中畅游时,如果鲸鱼与海豚恰好经过,那真是人生中最奇妙的经历。这些野生生物显得异常温顺,它们会主动接近,显示出对你的兴趣,真是太奇妙了。”“尽管没有语言的交流,但你真的能感觉到彼此之间存在着某种交流,就好像双方都能理解对方。”“在水里,我通常不乱摸东西,但我当时就想,它都和我一起游了这么久了,于是我伸出手,它立即就贴着我的手游过来,然后停在我面前,任由我轻轻抚摸。”“就是这样一条海豚,野生海豚,无拘无束,却能接近我们,寻求关爱与抚慰,它是真的想跟我们在一起。”正是这种与海豚之间的羁绊与连接,令他们都义无反顾地参与到解救海豚的行动中去。海豚不宜食用处在海洋食物链顶层的海豚,体内积累了过多的汞,食用过多海豚肉会对人体产生巨大影响。这让人联想到1956年发生在日本水俣湾的一种怪病——水俣病。原因是工厂把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水俣湾中,这些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汞。当汞在水中被水生物食用后,会转化成剧毒物质甲基汞,最后通过食用这些被污染的鱼虾进入到人类的体内。当然,吃不吃海豚肉是他们自己的选择,我们无权过问。但是日本一方面将海豚肉包装成鲸鱼肉高价出售,一方面将海豚肉免费发放给学校让孩子们食用并且隐瞒了肉的来源,如此的费尽心思,也实在让人无法理解他们的真正意图到底是什么。03 海豚湾究竟发生了什么?海豚们总是会沿着迁徙路线来到太地町,这数千年来都未曾改变,而渔民们只需要等待它们的自投罗网。十几艘渔船排成一排,他们把一些长杆放进水里,杆尾有凸缘,接着用锤子敲打杆头,这就形成了一道声墙。他们利用海豚对声音的敏感,把成百上千的海豚驱赶到海岸。“它们都在逃命,逃离那道声墙。”之后渔民把它们围住,便各自回家。等到第二天早上,所有的海豚驯养师都会来到这里挑选他们钟意的海豚。被选中的海豚将被运到世界各地,每条海豚最高售价可达十五万美元。而太地町鲸类博物馆作为中间商,市政府与渔民瓜分其中的利益。剩下没被选中的海豚,无论大小,全部杀死。有网友称海豚湾的屠杀是一场高明的屠杀:“其高明在于这是一场断绝传承的屠杀。它将所有惊恐不安,认识到人类残忍与邪恶的海豚,通通杀光,以至于海豚们依旧天真的认为人类是它们的朋友,从而一次又一次地掉入陷阱。”当然,这只是一个反讽。曾看过一则在该纪录片发行多年后对太地町当地渔民的采访。渔民说,捕猎和食用海豚在当地是一种传统,也是极为重要的经济来源。他们尊敬海豚,而真正的尊敬,就是好好利用海豚大人身上的所有食材,一点都不敢浪费。我们抛开海豚肉不宜食用与生态保护不谈,我们可以尊重当地传统和饮食习惯,他们所主要捕猎的以宽吻海豚为代表的小型鲸类也的确并不濒危,合理有限无痛猎杀原本是可以接受的,但他们的捕杀方式着实令大多数人都感到震撼。在拍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时,美国人道主义协会(AHA)监管了影片中所有涉及到布鲁克斯的乌鸦的拍摄。其中一场戏是布鲁克斯给他的乌鸦喂食蛆虫,AHA当即表示这对蛆是不人道的,要求他们换用一只自然死亡的蛆虫进行拍摄。在另外一部美剧《切尔诺贝利》中,清理人员奉命要猎杀所有被核辐射污染的狗,他们的要求是,若动物没一枪毙命,就继续开抢,直到射死为止,原因是“别让它们受苦”。或许AHA对于蛆虫的平等和人道还令我们感到惊讶,但我们的大多数大概都能理解那份对于狗的仁慈。它们不得不死,但起码让它们在临死前尽可能不要感受到太多疼痛与折磨。反观那些死在太地町的海豚们,它们痛苦地在浅湾里挣扎,鲜红的血液把整个海湾都染成了红色。里面不乏许多幼小的海豚,一样无差别地丧命于此。有的海豚挣扎着企图游出这个死亡地带,鲜血从它们的身体里不断涌出,最终沉了下去,再也没有出现。影像里人们看到的是渔民们愉快地杀戮,并没有感受到他们所说的对于食物的感恩与大自然的敬畏。没错,人们所饲养的家禽家畜,它们最后都难逃一死。可人类有意的在改善它们养殖的环境,利用电击与快速放血尽力减少它们死前的痛苦,这是人类刻意为之的善良与人道。我们不知这种善良和人道会因为什么而丧失,我们也很难在那片鲜红的海湾里联想到“善良”与“人道”这两个词语。在捕杀海豚的前夜,几个渔民围坐在一起,他们在谈论自己以前猎杀鲸鱼的事。“在夏威夷的中途岛,我看到抹香鲸在海平线附近出没,就跟这儿的海豚一样,以前抹香鲸和海豚一样多。”“我在智利的时候,常看到蓝鲸在海平线出现,像一大蓬竹子,所以我们就叫它们‘竹子蓬’。无论什么时候看,大海都是黑色的。因为到处都是蓝鲸,我砍得手都没劲儿了。”“我去南美的智利时,那里真是捕鲸人的天堂啊!”人们并不为海豚而感到担心,因为它们不是濒危动物,不会灭绝。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曾经那些渔民口中“到处都是”的蓝鲸早已数量稀少,被列入到了濒危动物名单。没错,这世上的确依然有着许许多多的海豚,它们依然数量庞大,但是哦,我们也都清楚,这根本大不过人类的欲望。

海豚湾好词好句?

1:智能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意识。

2:当我看着一条海豚,他的眼睛跟着我转,当我们四目相对,我有一种由内而外的感觉,毋庸置疑,我正在和一个智慧生命进行交流。

3:海豚懂得如何控制局面,如何与人交流,如何利用想象力进行创造

4:我们的努力不止是为了揭露屠杀,更想记录一些能改变人心的东西。

5:所以想要阻止这一切 就必须先揭露这一切。

有哪些好看并且有深度的电视剧可以推荐?

以下是一些好看并且有深度的中国电视剧推荐:

1.《大明风华》:这部历史题材电视剧讲述了明朝万历年间的故事,以宫廷政治、文学艺术等为主线,展现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该剧获得了不少好评,同时也引起了不少争议。

2.《琅琊榜》:这部很受欢迎的古装剧以智斗为主线,讲述了江湖、政治和人性的故事。编剧刘同和导演孔笙的紧密合作使得故事情节紧凑、角色形象丰满。

3.《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古装仙侠剧很受女性观众喜爱,讲述了两位神仙之间跨越三生三世的爱情故事。该剧美术设计精致,并突出了人物内心情感的刻画。

4.《白鹿原》:这部改编自陈忠实小说的现代题材电视剧,讲述了20世纪初山西省平遥县白鹿原上各家族之间复杂的恩怨情仇。该剧在视觉呈现、情感表达等方面都很出色,获得了不少奖项和好评。

5.《爱情公寓》:这部现代都市爱情喜剧不仅成为了国内的流行语文化现象,也影响了整个亚洲地区。该剧通过一群青年人的生活故事,描绘了当代都市青年的生存状态,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

哪位高人介绍两部纪实片或破案的好看的电视影片啊?

纪录片《海豚湾》很不错,是一些反捕豚的外国人去到日本进行一系列的偷拍行动,过程很好看。结局很激动人心。

然后,香港的《证人》也不错,是谢霆锋和张家辉主演的。很好看~!

动物会不会出现自杀的情况?

“动物会自杀”,这一观点并不鲜见。

早在两千年前,亚里士多德就描述了一则关于动物自杀的悲壮故事。一匹种马,在交配时被人为地蒙上了双眼。当时,它根本不知道对象正是自己的母亲。为摆脱俄狄浦斯王的诅咒,这匹马发现真相后便跳崖自杀了。

现今的社交媒体上,也终日充斥着各类动物自杀的奇闻轶事。例如,宠物狗随主人逝世而绝食自杀、猫痛失挚亲而上吊自杀、被圈养取胆汁的黑熊不堪折磨先杀死幼崽,最后自杀等。

残忍的黑熊取胆汁

这些故事,就已够说明了人们对动物自杀的普遍看法了。大众倾向于认为,悲伤、绝望以及无法忍受等强烈情绪,往往是导致动物自杀的原因。

事实上,19世纪的精神病学家William Lauder Lindsay 就率先将动物的自杀归因于抑郁症。而他通过观察动物自杀的案例,并把这种行为描述为“深思熟虑的结果”。

William Lauder Lindsay肖像,图源维基百科

作为证据,他还对蝎子进行了一系列残酷实验,用镜片将一束阳光聚焦到蝎子身上。

当第五次实验时,蝎子就“卷起尾巴,以闪电的速度刺进自己的背部...不到1分钟它的生命就消亡”

随着动物保护主义兴起,这一观点也受到了热烈的追捧。

而许多动物保护组织,也习惯了用“动物自杀”的噱头制造社会热点。他们倾向于将动物情绪拟人化,并呼吁大众保护动物。“正是人类把动物们逼上了自杀之路”,这种煽情的论调也是最容易引起人类愧疚之情的了。

但这些动物真的是在自杀吗?不见得。

首先,我们需要肯定的是,动物们确实能产生沮丧、悲伤、抑郁等类似人类的各种情绪。

科学家在研究人类抑郁症时,就经常会用到动物模型。例如上世纪著名的“虐猴”心理学家哈洛,就用“绝望之井”创造了一批批抑郁症猴子。

绝望之井

那是一个漏斗型的小黑屋,而猴子们则常年被倒吊在井内,只能靠底部的食盆取食。刚开始猴子们会不断地顺着峭壁往上爬,但在发现无法逃脱后它们便不再挣扎了。

这口绝望之井能让猴子们陷入精神崩溃,并呈现出类似人类的抑郁症状。而这些猴子,也成了研究人类抑郁症的模型,用于测试各种抑郁药物的效果。人类现在服用的抑郁症药物,都有这些动物模型的一份功劳。

事实上,精神疾病也是导致人类自杀的主要因素。但就算动物和人类都会得精神疾病,甚至都走到了自残这一步,我们仍无法证明动物有意识地自杀。

一只猴子在啃咬自己的四肢自残

19世纪末,著名的社会学家涂尔干就在《自杀论》一书中就界定了自杀行为的含义。

自杀,意味着“个体有意识的选择死亡”。也就是说,不论出于何种动机,自杀者在实施自杀行为的时候,都清楚地知道自己行为会导致的结果。而涂尔干认为,动物的智力还未发展到能够理解其自杀行为产生的后果,和实施自杀的途径。

动物能感知某一场景的危险,并作出逃生的反应和行为,但它们可能并不知道死亡意味着什么

想象“自己将不复存在”的能力,是需要最高级别的认知能力及水平的。如果连死亡意味着什么动物都不知道,又谈何有意识地选择死亡。

此外,在人类社会中的各类精神疾病,也并非导致自杀的唯一原因。科学家在研究人类自杀现象时,除了从生理医学角度入手,还需要关注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针对精神疾病,我们或许可以这样理解。人类和动物一样,都会因为患精神疾病而产生一些不正常的行为,但动物并不知道这些行为会带来什么后果。

马奈的《自杀》,图源:维基百科

例如宠物狗因主人逝世而绝食的轶闻,实际情况可能是它的社会纽带被打破而陷入不安。

因为太过熟悉原主人,它将无法接受其他人给予的食物。而宠物的悲伤情绪,可能也无意识地冲淡了饥饿的感觉,最终迎来死亡。

至于前面提到蝎子自弑实验,后来也有了靠谱的解答。蝎子是变温动物,这也意味着它们无法调节温度,只能随环境而改变温度。当它们的身体被炙烤会迅速脱水,并引起疯狂的痉挛和尾巴的弯曲收缩。这也让人误会它们在用尾刺自杀。

油管上展示的一只蝎子自杀,如果蝎子会说话它可能要骂娘了

当然,有学者认为,过早地断言动物会自杀是傲慢的。但问题最终都会陷入“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之类的困局。

到现在一个多世纪都过去了,关于“动物自杀”这个问题还是没有新的答案。2005年,精神病学家Antonio Preti就搜寻了大量与动物自杀相关的科学文献。

但他发现在过去40年间,约1000多项研究,都没能提供动物会自杀的证据。相反,他认为这些案件不过是“拟人化的寓言故事”罢了。而我们日常遇到的动物自杀行为,其实也可以用各种解答。

首先,在自然界中本身就存在着一种迷之自我牺牲行为,也叫作利他行为。这种行为本身对个体而言,是存在着极大风险的。

例如,猴群中就存在放哨行为。一些猴子在感知到附近有捕食者靠近时,就会发出警告。然而,这一行为是极其危险的,因为它自己的位置也会第一时间泄漏给捕食者。

从结果上来看,这一行为无异于自杀,但你能说这只猴子是在自杀吗? 所以说,这种情况下的死亡,仅仅是一种为达成目的,且又无法避免的个人不幸结局。

为什么强调这个不幸结局是个人的?因为研究发现,这种利他行为也是存在着适应性意义的。

还是拿猴子放哨为例子,尽管它最后被猛兽所杀,但它却拯救了整个族群。这时与其他没有利他主义的族群相比,存在利他主义的族群也更有演化意义上的优势。

目前研究发现,无论是猩猩、猴子、海豚、大象等“高智商”动物,还是昆虫、鱼类这种看起来就不太聪明的动物也都具有利他倾向。

工蜂不辞劳苦地抚养蜂后和其后代,也是一种典型“利他主义”

那么,除了利他行为,其他的“寻死现象”又怎么说?在这里,只能挑选部分大家都比较熟悉的内容解答了。

旅鼠跳海,已经被写入教科书,成了动物集体自杀的典型例子。

但它们是真的冤。

旅鼠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大约20种小型草食动物的统称。而它们又名天鼠,原因是繁殖能力惊人,让人觉得它们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不过,旅鼠的数量也呈周期性变化,大约每4年旅鼠的数量就会登顶,之后又锐减到一只难寻。

所以传说认为,当旅鼠数量达到巅峰时,它们就会集体迁移,奔赴大海自杀。而谈及旅鼠,人们总是过分浪漫地解读,认为这是一种超脱生命的觉悟。

然而,与其说这是有组织的集体自杀,还不如说是混乱中的死伤事件。

旅鼠和其他动物一样,都会向四周的环境扩散迁移。

如若遇到宽阔的水域,就必须蹚水才能到达对岸。而这也是旅鼠跳海自杀的神话来源。

但跳海自杀是不可能自杀的,因为旅鼠本身就会游泳。只是那些不够身强力壮的倒霉鼠,还没游到对岸就因体力不支而被淹死了。

迪士尼纪录片《白色荒野》

事实上,让这个谣言发扬光大的还是迪士尼工作室。他们不仅把挪威旅鼠跳海自杀的场景做成卡通,甚至还伪造了逼真的纪录片《白色荒野》并拿了奥斯卡。在这之后,旅鼠集体自杀的神话才传遍了全球。

鲸豚类的集体搁浅,就又是另一个动物集体自杀之谜了。古往今来,就有无数鲸鱼搁浅。尽管作为哺乳动物它们可用肺呼吸,但搁浅后的鲸鱼们往往死于自身体重、脱水或被涨潮淹死。

搁浅在图尔斯特岛海滩的鲸鱼 图片来源:ABC News

18年11月24日,新西兰南部的图尔斯特岛就有多达145头领航鲸集体搁浅于海滩。当时一篇标题为《震惊朋友圈的集体自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的文章,就以动物自杀为噱头,刷爆了朋友圈。但事实上,这篇文章就夸大了动物的主观意愿。

关于鲸豚类搁浅,科学界提出了多种官方假说。尽管与人类活动脱不了关系,但都没有提及它们是有意识地选择死亡的。

其中最令人信服的,便是“患病的领航者”假说。不少鲸豚类是以群居形式生存的,包括最常搁浅的领航鲸。而一旦鲸群中的领队误判,又或因为身体原因游到了浅水区,其他成员也会紧跟队伍后面。于是,便发生了让人揪心的鲸鱼集体搁浅事件。

海象也会发生集体跳崖事件,猜测原因是海冰范围大规模萎缩,落败者只能往高处爬,极易坠落

再如文章开头提到的黑熊自杀事件。黑熊确实会因为被活取胆汁而痛苦不堪。但它之后的一系列行为如杀死幼崽,并扒开自己的伤口,都可以用动物的应激行为来解释。

当时工作人员就用“铁马甲”阻止黑熊触碰伤口,防止感染。然而,铁马甲加身反而让黑雄承受的压力更大了。尽管不懂死亡意味着什么,但它之后会做出什么举动都是可以想象的。

事实上,动物们的这些寻死行为,成因都是各种各样的,难以一锤定音。

也只有真正的了解造成这些死亡的原因,才能更好的推进动物保护工作。

对比之下,一些拎不清的动物保护组织直接把此类事件都归类为自杀,才是真正的傲慢,且好心办了坏事。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