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如何引进投资的问题,需要从几个维度来看待问题,我本人也是农村的,对农村有很深的感触。通过真实经历来看待问题,或许这样能够更清楚的分析问题。
本身从事行业创投与企业咨询行业,不能说顶级水平,也算是对于经济趋势与当下市场有一定的认知能力,每个人都会对家乡有很深的感情,出于个人感情更希望为自己的家乡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我的家乡位于北京东北部的一个县城,大山环绕。矿产资源相对丰富,旅游资源,农业特产相对丰富。更是某两个国家重点城市饮用水供应地区。13年环保吃紧,但是由于地方财政税收并没有关停所有矿山企业,17——18年由于污染严重,被用水城市投诉,勒令关停所有矿山企业。在18年春,地方政府出台政策,合格的排放企业交足500万的环保保证金可以继续生产,不交押金的企业将给予拆除。因为都是中小企业,分布比较散乱。生产产能过高,为了这件事我回家一次,并和县政府部门沟通过。经过我们分析判断,即便排放达标,也不会太长久更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我们给出的意见是,排放废弃物的产品研发,与产业集群化建设。如果政府肯担保一个亿的资金,我们可以招商引资5——8亿。这样再让当地企业进行投资一部分,一个15——20亿的产业集群可以落成。政府表示这是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主要推进工作由政府负责,结果文件下达以后,镇政府开会研讨。并召集当地企业家组织募资。并没有企业家愿意参与。项目纠缠以后。一些企业家凭借自己实力,招商引资有一些成功。但是由于分布分散,今年三月份又被用水城市投诉。致使企业关停。后来直到今天企业也还处于停产状态。
再后来我们也从侧方了解过,中小企业家们主要是害怕集群化以后,丧失自己的原有地位,无论如何原来自己的小厂,自己一个人说了算。但是不集群化行不成规模,很难有资金进入。这是一个矛盾的悖论。
农村引资不集中化,就达不到规模。没有规模就不可能有大资金进入。而规模化的过程中很多农民以及农民企业家,对于企业管理和法律意识淡泊。固守传统思想。这样很难推进集群化,规模化生产运营。
另外一件事,是我们本村的事。几个村里人在十年前开荒几千亩山地,栽了果树。计划做采摘生态旅游。但是几年下来由于投入过大,并没有产出效益,致使没能行成产业。那块生态园一共八个股东,春节回家的时候大股东找到我,问我有没有办法引来资金。平心而论引来资金是可以的。但是产业结构以及操作手法需要调整,由于当时开荒的时候并没有成立任何性质的组织结构,致使不能股权化。我告诉他引来投资就需要把股权合理化,现在八个股东谁都不愿意投资,又谁都不愿意缩小股比。八个均股。一个当家人没有。任何一家农业投资都不会投。我公司专家费用并不是一个小数目。在伸缩股比方面就是一个很大障碍。没人愿意牺牲,只能让项目流产。
通过以上两个亲历的事实说明,农民企业虽然在当地产业有所建树,但是由于缺乏大局观造成了很难引进投资的局面。
另外农业投资本身的缺点,投资周期较长,回报率较低的短板。致使很多资金不愿意投往农业项目。
再加上很多地方都有刁民的产生,相信各地都有投资失败的农业投资前例。不得不让人望而却步。投资一个农业项目,有些投资建成以后,当地村,镇也有联合村民赶走投资人的情况,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这是投资农业的几个弊端,如果这几个弊端解决了,农业引资不会太难。
我是找找科创联盟,一个创业者自愿发起的非盈利性民间组织。专注于初创企业,中小微企业发现问题。如果你的企业遇到资金问题,管理问题,市场问题,运营问题都可以来联盟交流。我们专家团和各位企业家共享资源一定让你不虚此行。
以上是我个人对此事看法,你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
投资一个加工厂,选择项目比较关键。选择什么样的项目?得楼主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个人只想在此聊聊“实际情况而定”的思路,提供参考意见。
●楼主当地经济业态分布情况
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各呈特色,地方政府扶持也有侧重面,因而地方经济业态分布往往会有几条主产业链,或产业群。
投资加工厂项目,必须切合当地经济业态,不可脱离实际情况,以免人为加大项目投资运营风险。
对于当地经济业态分布,可放眼商圈100到200公里范围。
●楼主当地经济资源产出情况
不同地区经济资源也有很大差别,有自然资源丰富和缺乏之分,也有人力资源之差异,还有产业发达或欠发达之别。
加工厂是以机加工为主?还是以食品消费加工为主?或药材粗加工为主?等等得结合经济圈资源状态而作出选择。
●项目投资风险-效益分析
确定好加工项目后,自己可粗略评估一下项目投资风险和投资效益,可多做几个项目的评估。配套加工厂的产品客户开发完成后,一般都是比较稳定的,对质量、工艺、技术参数的要求自己能否满足,这都得认真斟酌,不可拍脑袋作决策。
值此新春佳节之际,祝你成功,财源广进!
💕谢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