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究竟有多少个汉政权?准确的答案是难以统计,至少20多个!其中很多的汉政权连年号都不知道,存在多长时间也没有准确记录。
请注意,这些汉政权原本叫西汉、东汉……人家全都叫“汉”,现在的叫法只是后人为了加以区别,强行给它们戴上了一顶“帽子”。
因为数量太多,我们做一个分类介绍。
第一类:大一统汉王朝历史上的“汉”政权虽然多如牛毛,但真正的大一统王朝却只有两个,即西汉和东汉。
有人可能要问:前汉和后汉呢?
前汉就是西汉,后汉就是东汉。西汉、东汉是按两朝的首都长安(西)、洛阳(东)来区分的,前后、后汉是按时间先后来划分的。
估计后面的“汉”们气晕了:俺们为了抢“帽子”打疯了,你俩一人搞了两顶,真TM豪气!
1.汉政权的祖宗:西汉刘邦创建的西汉政权是所有“汉”们的祖宗,也是存续时间最长的汉政权,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登基,到公元8年王莽代汉,存在了210年,共计11位皇帝和3位废帝。
2.抬祖宗牌位的第一人:东汉光武帝刘秀创建的东汉政权其实是一个新王朝,与西汉政权没有任何传承关系,中间还夹杂了新朝和玄汉政权。
但刘秀确实是刘邦的后人(八世孙),他自称是“富二代”,从西汉继承来的皇位,开创了抬祖宗牌位为自己正名的先例。
东汉存续195年,共计12位皇帝和2位废帝。
第二类:汉室后裔王朝刘秀的蹭祖宗热度,其实是跟别人学的,新朝灭亡后刘家子孙纷纷打出“兴复汉室”的旗号,建立了若干个汉政权。
1.刘玄的“玄汉”政权刘秀最早就是刘玄的打工仔,二人是族兄弟,也是推翻新莽政权的“革命同志”。
早年刘玄由于流亡在外,没有参加上刘縯、刘秀兄弟的起义,而是加盟了绿林军。后来绿林军与与刘縯、刘秀的舂陵军合并,刘玄靠绿林军的支持后来居上,被推选为皇帝。
刘玄登基后杀害了刘縯,刘秀为了避祸自请出巡河北,并在那里神奇地打出了一片天地。两年后刘秀在河北称帝,不久刘玄却被另一个“汉”政权干掉了。
2.刘盆子的“建世”政权干掉刘玄的正是刘盆子的“建世政权”,“建世”是其年号,国号依然叫“汉”,它的基础就是大名鼎鼎的“赤眉军”。
刘盆子也是刘邦的十世孙、城阳王刘章的八世孙。当年刘盆子兄弟被赤眉军俘虏,在军中当了一名放牛娃。后来赤眉军眼红绿林军洗脚上岸,也有样学样,决定推出自己的皇帝。
于是他们从队伍里挑出几个刘氏后裔,让他们抓阄,结果刘盆子不幸命中,哭着喊着被人套上了龙袍。
建世政权就是个草寇班子,靠打劫存续了二年,被刘秀的东汉政权所消灭。
3.刘子舆的“赵汉”政权刘秀消灭的第一个汉政权就是这个“赵汉政权”,其皇帝叫刘子舆。
刘子舆原名叫王郎,是个算命先生,却满嘴跑火车自称是汉成帝的遗孤。就靠这么个离奇的编造,他居然被河北势力推崇,当上了皇帝,建都邯郸。
邯郸是战国赵国的都城,所以后人就给它带了一顶“赵”帽子。
当然,也有人认为,这个刘子舆确实汉成帝的遗孤,真相不得而知,我们只能尊重正史。
4.孺子婴的“汉”政权孺子婴(刘婴)的名气很大,他就是那位西汉末代皇太子,没来得及登基就被王莽了先。
新朝建立后,王莽将自己的孙女嫁给了刘婴。新朝灭亡后,刘婴被一个叫方望的人蛊惑,被裹挟到临洮,在那里登基称帝。
刘婴也就过了两三个月的皇帝瘾,就被玄汉政权干掉了。
5.刘永的“汉政权”汉景帝有个弟弟叫刘武,封梁王,当年曾经在老妈窦太后的支持下企图当“皇太弟”。这位刘永就是刘武的后人。
玄汉政权建立后,刘永第一个跑去给刘玄磕头,因此被复封为梁王。不过刘永野心不小,刘玄死后,他在睢阳登基称帝。
刘永一度给刘秀带来很大的麻烦,但最终还是成了刘秀的垫脚石。
6.刘崇的“汉”政权刘崇也是汉家宗室子弟,也成立了自己的草头班子,还曾经干翻过东汉开国第一武力值岑彭。
不过由于势力太小,他很快就投靠了刘秀,因此很少有人注意到刘崇其实也穿过龙袍。
7.刘备的“蜀汉”政权刘皇叔的故事就不用我多嘴多舌了。
第三类:蹭热度的王朝这一类汉王朝完全是蹭热度、贴金,跟“汉”几乎没有任何关系,甚至是胡人政权。
1.汉赵时间来到五胡十六国时期。
“汉赵”就是因为“帽子”不够用了,它也想用“赵汉”,可惜刘子舆抢了先机。
汉赵政权的创始者叫刘渊,他自称是汉室后裔,其实是个匈奴人。在灭了西晋政权后,刘渊在长安称帝,国号“汉”。后来他的侄子改国号为“赵”,所以史称“汉赵”,亦称“前赵”。
2.成汉刘渊在长安称帝的同年,有个叫李雄的氐族人也在成都称帝了。由于这个政权先称“大成”,后改为“汉”,所以人们管它叫“成汉”。
这个偏安一隅的小政权居然存在了45年才被东晋消灭。
3.后汉时间又来到唐朝灭亡后的五代十国,梁、唐、晋、汉、周时期。
这个“汉”就是指后汉政权,创建者叫刘知远,沙陀人。
后晋石敬瑭引狼入室,将燕云十六州卖给契丹人后,中原涂炭生灵,后晋也被契丹干掉了,刘知远乘势而起,建立了后汉。但这个政权也就为了两代人,就被郭威取代了。
4.北汉后汉灭亡后,刘知远的弟弟刘崇逃到太原,在契丹人的支持下延续了“汉”政权,史称“北汉”。
杨老令公杨继业就是北汉名将,后来兵败降宋。
5.南汉唐朝灭亡后,封州刺史刘谦割据岭南,其子刘龑登基称帝,建立了南汉政权。
刘龑自称是彭城刘氏的后人,也算是汉家血脉。但也有史学家认为他们应该是中亚的胡人后裔,冒领了彭城刘氏。
南汉政权恐怕是历史上最荒唐、最残暴的王朝,太监、宫女当政,读书人要先自宫才能入仕,宗室子弟相互仇杀……
不过由于地处偏远,居然延续了54年,后背北宋名将曹彬所灭。
第四类: “杂汉”一箩筐除了上述汉政权外,下面这些所谓的“汉朝”存在度极低,跟前面的刘崇、孺子婴差不多,即便是历史专业的人士也未必都熟悉。
张昌,西晋八王之乱时的流寇班子;刘芒荡,西晋时期的流寇班子;刑杲,北魏六镇起义的产物;侯景,东晋权臣,过把瘾就死;郝定,金朝末年的红袄起义军首领;朱泚,唐朝藩镇势力;王建,五代十国时期王建建立,后改为“蜀”;陈友谅,跟朱元璋掰手腕的那位;刘通,明朝的农民起义军。除此而外还有多少类似顶着汉帽子的所谓政权,实在无法统计得清楚了。
之所以这些人都喜欢盯住这个“汉”字,原因就是汉王朝的影响力太大了,它代表了“汉人”正统地位,将自己化身为“汉民族”的形象代言人。
比如光武帝刘秀,他其实是开国之君,但他居然敢当“富二代”,宣称自己是从西汉继承的皇位,就是为了在汉帝国的光环护佑下,获得正统的地位。
连光武帝都如此,何况其他人?
事实证明, “汉”帽子并没多大作用,比如陈友谅最终还是败给了朱元璋,反倒是留下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从世界历史来看,二战后所有快速崛起的新兴大国中,几乎所有的国家都遭到了西方的围堵和打击。而唯独印度除外,印度独立建国后,就备受西方的青睐和支持,西方更是将印度视为亚洲最大的民主国家。
为此,印度也一直跟西方保持良好的关系,至今都密切交往。从当年对印战争,西方全力支持印度,就可以看到,西方跟印度的关系。
但是尽管如此,印度却一直不敢加入西方,或者跟西方结盟,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其实原因主要是三点。
我们知道即使到现在,西方依旧是整个世界的主宰,所以很多跟西方关系好的国家,不是直接的加入西方,就是成为西方的盟友,寻求西方的保护。
最典型就是土耳其,在独立后就加入了西方,入了北约。还有沙特,埃及等国家,更是成为西方的盟友,甚至巴西、阿根廷等国,更是成为西方的小弟。
而作为印度来说,从印巴分治开始,就直接继承西方的民主制度,跟西方保持特殊关系,使得在整个亚洲,西方最为倚重的国家就是印度。
所以二战后,西方几乎都在扶持印度,这也是印度吞并锡金,印度独霸南亚,印度研制核武器,西方都不吭一声的原因了。
而对于印度来说,如果加入西方,或者跟西方联盟,那么其势力也是会更加庞大,整个的声威就更加强了。
但是从二战以来,独立后的印度却一直不跟西方结盟,也不愿意加入西方,这一点到现在,都让很多人不明白。
对此很多人不懂了,印度为何一直不敢加入西方呢?其实原因主要是三点。
第一,国内混乱。
从印度独立开始,虽然一心向西方,但是却也是不敢倒向西方,为何这么说呢?
因为印度独立,就埋下了祸根,尤其是印度国内复杂的民族和宗教状况,使得印度面临巨大的内忧,稍有不慎,国家立刻土崩瓦解。
印度如果跟西方结盟,那么一旦加入对抗,只要敌方支持印度国内反对派和其他民族力量闹独立,对于印度来说立刻国家就不保了。所以对于印度来说,那是绝对不敢加入西方,玩对抗的。
第二,自己要做大国。
印度虽然自古就不是一个大国,而且近代做了200多年的殖民地,但是印度从独立开始,就拥有了要做大国的梦想,希望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所以对于印度来说,加入西方,以自己的力量,只能成为英法德美的小弟,这一点是印度完全无法接受的。
在冷战时期,在美苏阵营之外,印度单独搞了一个不结盟运动,自己成为不结盟运动的大国。
第三,西方也不怀好心。
对于西方来说,都表面上支持印度,但是其实无论美国还是英国,还是其他强国,对南亚这块土地都是念念不忘,觊觎已久。
英国时刻想要恢复在印度的利益,美国更是时刻想要掌控南亚这块土地……可以说也是各怀鬼胎。
对于印度来说,对于西方的图谋自己也是很清楚,一直以来对西方也是非常的防范。
所以印度宁愿自己买武器,建立强大军事,宁愿搞不结盟运动,也不会加入西方,不跟西方结盟,也是害怕西方吃相太难看,自己招架不住。
库尔斯克战役是发生在二战时期非常重要的一场战役,有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此战之后,苏德战场的形势发生了彻底的逆转,战争主动权从此就牢牢地掌控在了苏联的手上。
在库尔斯克战役之前,德国首先在军事上遭受了一连串重大损失,1941年冬的莫斯科战役中,德军遭遇了第一场惨败,损失了大约50万军队;随后在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损失了大约150万人;而在1942年7月到1943年6月30日,也就是库尔斯克战役发动之前,德军在东线战场上死亡、受伤和失踪的人数就多达198万多人,一系列军事上的失败使德军的作战力量遭到了极大的削弱,当时的德军实际上已经很难维持苏德战场的局势了;
其次,一系列重大的军事失败也使轴心国内部发生了严重的分裂,惨败斯大林格勒后,墨索里尼建议希特勒与苏联谈判,罗马尼亚建议与美英媾和,而芬兰则要退出战争...,面对轴心国集团内部出现的分裂,希特勒希望能用一场大型战役的胜利,来稳固本已开始瓦解的轴心国阵营,才有了发动库尔斯克战役的想法,但此战的再次失败,就使得轴心国集团的分裂被进一步扩大;
再次,也是最为重要的就是,此战使德军开始丧失信心。德军最大的信心来自于他们的杀手锏“闪电战”,自开战以来,德军的“闪电战”还没有在战役范围内失败过,不管对方的防御有多么地完善,德军最终总能完成突破,而德军的几次失败都发生在已经前进了数百公里以后,所以至少在库尔斯克战役之前,德军对“闪电战”是充满了信心的,只要他们能有效地发动“闪电战”,就能赢得胜利。但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确实也发动了“闪电战”,但是即便发动了“闪电战”也仍然遭遇了失败,“闪电战”不败的神话被打破,德军的信心也开始彻底丧失。
战役背景1943年初,德国在斯大林格勒遭遇了空前的惨败,德军最为精锐的第六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被苏军全歼,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下来德军大约损失了150万人,苏军也乘势向德军南翼发动了全面进攻。
1943年1月13日,苏联沃罗涅日方面军攻击并摧毁了匈牙利第2集团军和意大利亚尔平军,在短短15天内就俘虏了8万多人,突破轴心国正面150公里,并向西推进了约100公里。
此后,苏军集中大量兵力,其中西南方面军投入了第1、第6近卫军、波波夫机械化集群、第3近卫军和第5坦克集团军共32.5万人、325辆坦克,攻击德军兰斯集群的第1装甲集团和霍立德兵团,沃罗涅日方面军则投入了第40、69和第3坦克集团军,共21万人,615辆坦克,对手是兰斯集群主力第1党卫装甲军的两个王牌师,“阿道夫·希特勒”师和“帝国”师,共7万人,200辆坦克。
在进攻初期,苏军在军力上占有绝对优势,对此曼施坦因采取了诱敌深入的打法,一面下令德军全面撤退,一面调遣法国境内的部队移师乌克兰以充实德军兵力,在苏军超过补给线后,对苏军展开了反击。
3月2日,苏联西南方面军遭到重创,波波夫机械化集群遭到毁灭,在击败波波夫机械化集群后,德军主力挥师北上,随后在哈尔科夫地区展开了一连串攻势,一战下来沃罗涅日方面军阵亡和失踪10万余人,负伤近14万人,损失坦克和自行火炮1345辆,大炮5291门,飞机417架,苏军攻势就此被彻底瓦解,不过这一战德军也损失不小,只是第1党卫装甲军就损失了1.2万人。
不过这一战也只是场击溃战,苏军损失并不大,这主要也是缘于当时德军装甲部队已所剩无几,无法完成对苏军的有效包围,使大量苏军得以从容撤退。
经过这一战,在苏德战场中央就形成了一个以库尔斯克为中心的突出部,这个突出部就成为了双方争夺的焦点。
对于苏联来说,他们可以利用这个突出部左右开弓打击敌人,而对于德国来说,这个突出部又是他们发动“闪电战”的有利形态,他们可以在进攻的时候同时对突出部的根部发动南北两翼的夹击,如果能够成功的话,那么突出部的苏军就会被德军包围全歼。
战前态势重夺哈尔科夫给希特勒打了一支强心剂,随后他就把目光放到了库尔斯克突出部,产生了在库尔斯克地区发动一场进攻战役的想法。
这一计划立马就在德军内部产生了激烈的争议,当时已任装甲兵总监的古德里安就坚决反对这一计划,因为当时德军的坦克已所剩无几,整个东线18个装甲师只有495辆坦克,平均每个装甲师只有27辆。而且德军不仅在坦克的数量上明显少于苏军,质量上也明显弱于苏军,当时德军坦克以三号和四号坦克为主,这两种型号的坦克根本不是苏军T-34坦克的对手,虽然当时德国的五号“豹式”和六号“虎式”坦克已经投产,但产量太低,一个月下来虎式只有25辆,豹式不足50辆,所以古德里安认为以如此数量之少的坦克投入到突出部的战斗当中,无异于自投火海,因此他建议在整个1943年德军都要采取守势。
而希特勒则主要出于了政治立场的考虑,因为此时的轴心国集团已经出现了裂缝,如果不能马上用一场胜利来鼓舞士气的话,那么轴心国集团将会进一步分化。而且从战术上来说,库尔斯克地区是一片草原,非常适合坦克发动突袭作战,同时突出部的根部是苏军防御的弱点,只要能在这里完成突破,那么突出部的大量苏军就能被德军合围,一战下来也或许能改变战场态势,所以对于希特勒来说,库尔斯克战役是势在必行的。
不过希特勒也知道,这一战一旦失败,那很可能就意味着德国将彻底失去战场主动权,甚至会导致战败,所以希特勒对库尔斯克战役也是非常地谨慎。刚开始的时候曼施坦因建议希特勒马上发动战役,而希特勒也是受了古德里安的影响,认为应当准备好了足够多的坦克以后再发动进攻,便推迟了作战计划,初步将进攻时间定在了5月初。
但是天气并没有配合希特勒,库尔斯克地区的春天直到3月才姗姗来迟,但天气刚开始转暖,绵延的阴雨天气就没完没了,雨季使得战场变得泞泥不堪,德军机械化兵团无法在这样的道路条件下作战,这就使得进攻被一再推迟。
到了5月份的时候,德第9集团军司令官莫德尔建议希特勒取消进攻计划,原因就在于,在德军准备进攻的这段时间里,苏军也建好了十分完善的防御体系,莫德尔认为在苏军如此严密的防御下,德军不可能完成战场上的突破。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希特勒已经是骑虎难下了,从政治立场考虑,库尔斯克战役势在必行,但在战术层面上来说,德军要想获得库尔斯克战役的胜利也确实不太可能。战后曼施坦因在回忆录中曾说道,希特勒的失误在于没有在刚开始苏军防御体系建设完善之前发动进攻,随后到了后来德军的准备非常充分,但苏军的防御体系也已经建设完毕,所以德军丧失了进攻苏军的最佳时机。
但实际上,按照当时的会议记录来说,曼施坦因是支持对库尔斯克发动进攻的,他虽然反对延迟进攻计划,建议马上发动进攻,但这只是他在回忆录中的说法,在他写回忆录的时候,反正希特勒已经死了,把锅甩给希特勒,希特勒也是无法反驳的。
按照曼施坦因的说法,在早期发动进攻,虽然苏军的防御体系没有建好,但同样德军也缺乏进攻准备,尤其是坦克数量太少,进攻也很难取得成功。如果当时希特勒在早期就发动了进攻,那么曼施坦因也可以说希特勒对进攻考虑不周,在没有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就发动进攻云云,也同样可以把战败的锅往希特勒身上甩。
因此总的来说,当时无论什么时候发动进攻,德军的胜算其实都不大,站在军事角度来说,还是古德里安和莫德尔的建议最为合理,采取守势才是德军的最佳方案。
PS:莫德尔原先是古德里安的部下,不过直到战争结束的时候,莫德尔已经升任了元帅,而古德里安的军衔却一直都是一级上将。
战役准备为了弥补自1941年以来苏德战场上的损失,德国于1943年1月15日下达了总动员令,把动员对象扩大到了16至65岁的男子和17至45岁的女子,在短时间内征召到了200余万人,这使得德国在1943年上半年新建了一批师,并补充了1942年底到1943年初冬季遭受损失的一些兵团。
为了确保库尔斯克战役的成功,希特勒将能够调集的部队都调集到了库尔斯克地区,还使用了全部的战略预备队,经过精心筹划,希特勒在库尔斯克北部和南面集结了90多万人,火炮和迫击炮10000门,坦克和强击火炮2700辆。德国及其盟国在苏德战场上的2980架作战飞机中,就有2000多架用以参加此次战役。
到1943年7月前夕,希特勒在库尔斯克地区集结了苏德战场70%以上的装甲师、近30%的摩步化师和步兵兵团中20%以上的步兵师,飞机占东线作战飞机的65%以上,可以说希特勒在库尔斯克地区是下了巨大的赌注。
德军计划以中央集团军群的第9集团军,下辖23个师,从奥廖尔以南以15个师组成的突击集团自北向南发动进攻;中央集团军群所属的第2集团军,以8个师的兵力防守库尔斯克突出部的西部;曼施坦因率南方集团军群所属的第4装甲集团军和凯姆普夫战役集团在别尔哥罗德地域分别以8个师和6个师组成突击集团,从南面向库尔斯克发动进攻。此外,还有20个师在突击集团侧翼行动,第4、第6航空队负责支援。
而且,这一战德军最为精锐的部队也悉数登场,党卫军第1师“阿道夫·希特勒”师、第2师“帝国”师、第3师“骷髅”师都集中在了库尔斯克地区,这也是这3个师唯一一次共同作战。
对于德军的动向,苏联方面也早已洞悉,朱可夫就认为德军将会在1943年在库尔斯克地区发动进攻,因此苏军要在这一地区加强军力。在3月份的时候,斯大林原本要乘着德军发动进攻之前,在这一地区先对德军展开进攻,不过这一计划遭到了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此时苏军虽然在军力上绝对占优,但应采取守势,以坚强的防御消耗德军的进攻力量,然后再行反击。
此时的朱可夫已经是苏联的“救火队长”,在列宁格勒、莫斯科、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都有突出表现,已然成为了苏军的战神级人物,所以他的意见斯大林都会认真考虑,经过再三斟酌,斯大林最终同意了朱可夫的建议,在库尔斯克地区采取守势。
从1943年4月份开始,苏联就动员广大群众加强了库尔斯克地区防御工事的修建,仅沃罗涅日方面军就修建了4240公里的堑壕和交通壕,28000多个步兵掩体,构筑了55860个反坦克枪和重机枪掩体,5300多个指挥所和观察所,构筑了17500多个地下室和遮蔽体,设置了600多公里的铁丝网,中央方面军完成的工程作业也差不多。
为了对付德军强大的航空兵团,各方面军组建了9个高炮师、26个独立高炮团、7个个别独立的中口径高炮营,共有10026门高炮,从而能构成两三层高的炮火来掩护部队的战斗队形。
由于德军的进攻计划一再推迟,这也使得苏军获得了3个月的准备时间,在库尔斯克地区建立起了最为密集的防御体系。
苏军在库尔斯克地区集结了空前庞大的兵团,其中中央方面军总兵力有711575人,大炮和迫击炮11076门,火箭发射器246门和1785辆坦克和自行火炮;沃罗涅日方面军有总兵力625591人,火炮和迫击炮8718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704辆。此外,在这两个方面军的背后,还有一支实力强大的草原方面军作为预备队,该方面军有兵力573195人,火炮和迫击炮8510门,坦克和自行火炮1639辆。
在军力对比上,苏德双方兵力对比为2.41:1,坦克为1.9:1,苏军优势明显,在开战之前,胜负就几乎已经确定了。
战役过程1943年7月5日,库尔斯克战役打响,德军从库尔斯克突出部根部的南北两翼同时发动进攻。北部以莫德尔的第9集团军率先对苏军阵地发动了进攻,第9集团军拥有兵力33.5万人,1009辆突击车,273辆4型坦克、32辆虎式坦克和90辆斐迪南战车,而他直接面对的是苏军第13和70集团军,总计22万人组成的第一道防线,在他们的两边侧翼,还有31.5万人的部队和840辆突击车,在他们的后方有390辆坦克和18.5万人的预备队。
进攻从7月5日凌晨发起,刚一发动进攻的时候德军就遭遇了苏军的顽强抵抗,双方的战事也很快就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仅仅经过4天激战,莫德尔的进攻能量就已消耗殆尽,到7月10日的时候,莫德尔共损失了5万人和400辆坦克,被迫由进攻转入了防御。
在北路发动进攻的同时,南路也向沃罗涅日方面军发动了进攻,与北路不同的是,南路则集中了德军的军中之花——党卫军第1师“阿道夫·希特勒”师、第2师“帝国”师和第3师“骷髅”师,德军的新式坦克也主要集中在了这一路。
刚发动进攻的时候德军就集中了1000辆坦克投入战斗,在德军坦克发动冲击后不久,就遇到了苏军布下的地雷阵,很快德军就有大量的坦克被地雷炸得乱七八糟,一辆又一辆的坦克接连趴窝、冒烟、爆炸,苏军反坦克炮占据高地,不时对德军坦克展开反击,苏军坦克也很快就投入到了战斗当中,与德军坦克混战在一起,一时间双方坦克激烈交火,几小时内几百辆坦克就被打成了一堆废铜烂铁。
7月4日下午南方集团军群发动进攻后,很快就安排工兵在当晚清理出了一条道路,于第二天再次对苏军阵地发动进攻,但当他们突破苏军阵地后不久,又遭遇了阵地后方布置的地雷阵,进攻不得不再次中断,德国人又花了10个小时才得以通过雷区继续进攻。
德军第3装甲军以3个装甲师的兵力随后突破了苏军近卫67步兵师的防御阵地,近卫67步兵师很快就退守第二道防线,继续顽强阻击德军,德军在近卫67步兵师的阻击下损失惨重。
5日4点,德军第48装甲军以党卫军第2装甲军向苏军近卫52步兵师发起了进攻,该军以党卫军第1师“阿道夫·希特勒”师为前锋,第2师“帝国”师和第3师“骷髅”师在其左右两翼,在1天的进攻中就将52近卫步兵师一分为二,并突入苏军防御阵地20公里。
同时德军的最右翼,以第4装甲集团军的“肯夫兵团”为主力,于5日凌晨3时向苏军阵地发动了进攻,经过1天激战,突入苏军阵地6公里。
接着在第2天的激战中,德军第48装甲军和第2党卫装甲军成功突破了苏军第二道防线,但至此德军也付出了300两坦克和强击火炮的代价,其中“大德意志师”在进攻之初还有350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到此时只剩下80辆还能运行,德军的进攻势头遭到了严重的削弱。
到了7日的时候,苏军加强了这一方面的防御,将草原方面军的第5近卫集团军的第10坦克军调往了德军48装甲军的进攻方向,并把第2坦克军调往了德军第2党卫装甲军面前的普罗霍洛夫卡,同时还把第5近卫坦克集团军调往了沃罗涅日方面军。
之后双方的激战趋于了白热化,到9日的时候德军进展还算顺利,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伤亡,但坦克损失尚在能接受的范围之内,随后苏军调整了部署,决心集中兵力阻挡德军在南线的进攻。
11日,在普罗霍夫卡20公里的日扎维茨,500辆德军突击战车和700两苏军坦克遭遇,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坦克大战也就此爆发,向普罗霍夫卡进攻的德军第2党卫军装甲军的3个王牌师——“阿道夫·希特勒”师、“帝国”师和“骷髅”师也参与了这场战斗。
结果一战下来,德军不敌,丢下400多辆坦克匆匆退去,而苏军也损失了超过一半的坦克,虽然损失惨重,但苏军就此挡住了德军的进攻,战场转入了胶着态势。
而德军经过数月时间准备的“堡垒”几乎随着普罗霍夫卡坦克大决战的失败,遭遇了彻底破产,到7月13日,“堡垒”计划陷入僵局,对于德军来说在库尔斯克地区继续发动进攻已毫无意义。
到了7月13日的时候,盟军已在西西里登陆,意大利本土被盟军攻入,墨索里尼集团也有覆灭的可能,对此希特勒打算将东线的装甲部队派往意大利战场,此举自然是遭到了曼施坦因的强烈反对,在曼施坦因的争取下,希特勒同意他继续在南部发动进攻。
于是从13日起,库尔斯克的激战再次展开,但是直到16日的时候,德军也依然进展缓慢,没能攻占普罗霍夫卡。其实希特勒之所以允许曼施坦因在这一地区继续进攻,是基于“苏军后备力量已消耗殆尽”这一判断,但实际上当时苏军的后备力量还有很多,在13日之后的几天战斗中,苏军的后备部队仍源源不断地赶往战场,看到曼施坦因始终无法取得进展,希特勒最终失去了耐心,中止了德军在库尔斯克地区的进攻,库尔斯克战役也就此结束。
后续库尔斯克战役,是德军在东线向苏军主动发起进攻的最后一次大型战役,此战德军不仅没能实现对库尔斯克地区的突破,反而在进攻过程中遭遇了惨重的损失,随后苏军在库尔斯克地区展开反击,德军被迫退守第聂伯河防线,彻底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在库尔斯克战役之前,希特勒还有力量对苏军发动进攻,虽然这种力量较苏德战争初期已严重下降,但在此战之后,德军就只能被动防守。库尔斯克战役后不久,盟军就攻下了西西里,并于1943年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轴心国集团就此瓦解。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此战中德军是在发动“闪电战”的情况下,并动用了党卫军最为精锐部队和最为先进武器的情况下也仍然没能获胜,库尔斯克战役的失败也沉重打击了德军士气,此后苏德战争中,德军的失败也就只是时间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