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做好前期市场调研园区快速发展和去化,最前提的是做好市场调研。这种前期市场调研极为重要,包括对政府、客户、产业需求以及地块本身的调研。这种前期调研不仅仅是市场调研,包括政策研究、设计和成本,以及法律介入,以控制后期风险,事前做好充分的风险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我们要注意,市场调研的时机应该是什么?
一、是你拿到这块地之后再去做市场调研?
二、你想拿这块地但还没有拿到的时候去做?
三、你连地在哪里都不知道,将要进入这个区域之前去做?
我们建议选择第三种--你还没有进入这个地区,但如果你想进入,你必须提前做好市场调研:这个地区的主流产业是什么?这些行业需要什么产品?如果你连这点都不知道,你就在家里建立了一大堆你幻想的产品。结果市场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然后你就会输的底朝天。
2.做好精准定位快速招商有了这种市场调研,我们就可以快速定位一块工业用地,不管是100亩还是200亩,容积率最好是多少?我应该做什么产品?是多层还是单层?当地是否存在多层需求、单层政策?或者做双拼、做独栋等等,这些都是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才得到精准的定位。有了这个定位,就要迅速招商引资。园区招商,每个地方的条件、资源、政策都不一样。有些地方可以招商;有的地方政府要求你到外面去招企业,甚至要求规上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但有的地方政府不允许到外面去招商引资。后一种可能大家都有点陌生。我们在浙江看到,很多政府在卖地后都警告开发商,不准把已经建成的厂房卖给外地企业。他们首先要让本土企业满意,然后再卖给外地企业。听到它是不是很奇怪?因为当地产业外溢非常厉害,当地政府的优先诉求是留住当地企业,帮助他们做产业集聚升级。但是很多经济不发达的地方政府会告诉工业开发商,你70%以上的企业必须是外地企业。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政府的不同要求,根据政策的配套,做好招商引资的快速启动工作。接下来就是产品的标准化。不解决标准产品,你的园区就很难快速起来。如果你每一个地块都要设计一套不同的产品,你的开发速度、去化周期、资金回笼都会特别慢。如果我们的标准产品只有七八种,我就带着这七八种去任何地方。当然,这些标准产品肯定是经过研究、市场调研、市场验证的成熟产品线。一般需要针对不同的城市、城市中不同的地段等级、不同的分割产品层数和层数、不同的租售产品、不同的客户偏好,拟定相应的标准产品。你把产品模块像搭积木一样搭起来的速度,和你重新思考画图的速度肯定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成熟的二级园区开发商一定会有自己的标准产品库,70%-80%都从标准库拿出哎。在此基础上,剩余的20%-30%可以根据地方禀赋和政府诉求发挥作用,进行创新、改进和优化。3.注重成本控制、时机把握、精准营销下一步就是成本控制,也要把成本控制放在首位。
大家会想,成本跟我做得快不快有什么关系?当然,这很重要。如果控制成本,我每平方米卖2500,而我的竞品卖2800个。在产品类型相似的情况下,他是不是要等到我全部都卖完了才轮到他?
还有一个关键,一定要抓住机会,这种“X因素”可遇不可求,但往往一击制胜。通常有这几种时机,最好的时机是政府“拆违”、整治低层散建、环保检查的时候,也就是所谓“工业棚改”的时候。这些中小企业被拆除后,拿到了一笔补偿款,无处可去。这是个好时机。还有一个机会就是政府在大力招商引资,出台各种非常好的政策。这也是一个机会。这个红利窗口期往往转瞬即逝,大家必须牢牢把握。在园区领域,很多趋势不可逆转,机不可失,机不可失,如郑州东莞武汉苏州等这些地方,速战速决的时代已经过去。4、最后是精准招商。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由传统房企转型而来的园区招商和营销部门,依然拿起自己按照原来住宅营销套路买来的厚厚一沓电话簿,在那里一一挖掘客户,不亦乐乎。事实上,这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园区产业招商一定要非常精准。首先要明白园区要面对什么样的客户。你可以直接从这些客户中去找,挖掘它的行业协会、行业资源,挖掘他行业的大数据,有的放矢,而不是拿着电话簿闷着头打电话。其次,选择正确的思路,做好项目研判,采取正确的经营策略。以相对较高的价格,经过激励厮杀才获得了这块土地。在那之后团队是如何管理的?你想做什么样的产品?这对相信全队是一次艰巨的考验。信心把整个集团所有的营销精英都聚集起来,把他们全部分散,把当地所有的企业都走访了,抓住了,问你这个工厂是不是现在自己买的。还是租?如果是自己的,你还有扩张的需求吗?如果是租的,要不要自己的厂房?这就叫“扫大街”。它是最愚蠢的方法,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用脚丈量每一寸市场,最后可以直接卖图纸,都供不应求。第三,研究什么是主导产业。研究当地主导产业,哪种类型的企业最渴望进入园区,园区就做出适合它的这个产品。不同的行业所需产品是不一样,包括柱间距、层数、楼层高度、楼层承重、消防等级如是否喷淋等,差别很大,包括道路的宽度、每天进出园区车辆的总转弯半径等,这些都是基于对主导行业的扎实研究。之后,研究客户想要什么。这就需要你真的去客户家,当面问他,你到底想要什么?而不是在国内想,他可能想要这个产品,或者我觉得这个产品应该有很好的市场,对吧?这些都是不正确的,一定要真正了解客户想要什么,最好不要让他单选,让他多选,你想要的是这个,你最想要的是这个,你第二想要的是这个,我们想要的第三件事是这样的,一、二、三列出来了,我们最终会有更多的选择和改变的空间,不至于把自己限制到死。再就是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
最后一点是明确方向,以商招商。园区找准主导产业后,就能基本摸清这个产业圈的来源。我们操盘者就用最有效的手段去调动这些企业的积极性,让它们成为我们的招商来源和去化利器,就是所谓的“老带新”。
当然,你要支付的是佣金,也就是一个点的奖励。所以,这个园区的快速去化,绝不是建立在营销层面,各渠道铺天盖地砸钱的基础上。比如传统渠道的那些高炮,看起来很高,年租金40万元。其实企业主很忙,时间对不上都看不到,性价比低,实际效果非常有限。其实,除了以老带新,在人流密集的工业区,一些桁架和小广告效果最好,价格也最便宜。这些都放在企业的厂房边上,让企业主有直接的印象,再加上陌生的拜访,转型的几率会很高。
以上观点来自,产业招商服务商,www.jkinno.com
面试的时候公司可能考察你的交际谈判能力和对这个房地产行业的了解程度。
我个人觉的既然你有销售的经验。现在就该去了解你准备从事的这个房地产行业。
1、了解房地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和当地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情况。
2、要熟悉当地的楼盘的整体情况(小区占地规模、层高、绿化率、小区配套设施、发展商、建筑商、监理商、户型间隔、面积数、均价、特价单位、物业管理、建筑风格、过往业绩、今期主力推介单位等等,)
3、还有房地产行业的一些术语。
。。。
面试的时候:
1、穿着大方得体,最好是正装。
2、做一份简历,把你的工作的经验详细列出来。
3、如果提问你的学历的时候,你可以用自己几年的销售经验消除对你学历的考核。
4、在和“考官”交谈的时候,要谈吐举止大方给他们一个好印象。
最后祝你好运!。
2021年1-11月,深圳商品住宅销售金额TOP10项目合计销售金额为928.13亿元,TOP10入榜门槛为61.64亿元。其中,华润城以195.87亿元位居排行榜首位;前海天境花园以115.89亿元位居排行榜第二位,项目位于南山前湾片区,为地铁5号线前湾公园站地铁上盖项目,总建面约25.4万㎡;万丰海岸城位列排行榜第三位,销售金额为95.11亿元,该项目位于宝安沙井片区,将产业、商业、购物、居住等功能有机结合,以特色街区、特色建筑、特色空间为设计元素,打造深圳西部新的地标性建筑。
万科的体积其实并不大,今日收市只有3875亿。
而招行的市值是1.27万亿,平安的市值是1.55万亿,不跟万科在同一等级。
不过,这三家公司都是深圳在AH两市上市的大企业,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比如平安和招行在上证50中的占比分别是11.77%和8.07%,在沪深300的占比分别是4.59%和3.15%,都分别处于权重的第二第三。
呃……权重最大的是茅台。我国的指数编制是有缺陷的,不管是上证综指,还是上证50或沪深300,权重股被炒作,指数很容易失真。比如去年上证综指、上证50和沪深300都有不错的涨幅,但散户们却处在火深水热之中。
三者的投资价值招行股价涨得太高了,远远超过业绩表现,明显的高估。个人觉得,相对于目前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已经不存在投资价值了,有的仅是投机——其投资价值需要看其股价回归。
万科是房地产的龙头,但目前房地产五道红线压身,以及空房率相对较高,未来发展不容乐观。目前9倍多的TTM市盈率,处于历史十年50%的位置,相较于目前的利空消息,估值还是有所偏高的。若能跌到2014年6倍的市盈率,大概价格23元,那将会是不错的入场机会,毕竟万科是龙头。
平安嘛,保险公司,由于疫情的原因,很多投资者担心投保人交不起保费(跟银行担心贷款人还不起房贷差不多),而且疫情会增加出险,风险加大。也因此,2020年大盘股大涨,而银行和保险却不尽如人意,表现不佳,平安也不例外。
然而相较于20%的ROE和10倍的PE,目前平安还是有很大的投资价值的。从历史十年的PE所处位处来看,处于30%左右的位置,相对低估。
当然,历史PE只供参考,毕竟平安的高成长似乎已经过去,每股收益增长率不尽如人意,特别是2020年,出现负增长。但股价回撤到70元以下,平安还是很具投资价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