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一个小型再生橡胶颗粒加工厂需要投入多少资金(家庭办厂3一8万项目)

更新时间: 2023-03-12 13:08:23

橡胶成本高,商场橡胶价格不稳定。最好还是不要往这方面投资。风险太大。实在想投的大,小型厂子设备加原材料一千万差不多##修橡胶加工厂(年产量1万多吨的)一条生产线要2500万(而且修厂跟种植橡胶林不是一回事),关键看在什么地方修厂,如果那地方没有厂,全是橡胶林,每天固定有100吨胶要送来加工,每吨收加工费收800元,一天就是8万,

一年回本,第二年、第三年直到橡胶树不产胶,每年都有2500万,是不是赚翻了。##看你用开哪些橡胶厂,天然橡胶生产线,看你要多少吨每小时的。每种价格都不一样##如果做天然胶只要几十万就行了,设备很简单,就是切割,过滤,挤压,晾干。先吧碗胶切碎,在过滤,最后挤压成型作为皱片晾干就行,不过简单加工的附加值也不高,简单技术劳动投资回报率也不高。

玻璃水行业上游运行分析

一、玻璃水行业上游发展状况介绍

汽车挡风玻璃水主要由水、酒精、乙二醇、缓蚀剂及多种表面活性剂组成。因此玻璃水的上游行业主要包括酒精行业、乙二醇行业以及缓蚀剂行业等。

1、酒精行业

从2012开始,乙醇产能过剩、下游需求趋于饱和导致行业低迷,价格进入低谷,行业亏损长达4年。但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取消,玉米价格大幅下降,出口政策调整,酒精产品的增值税出口退税率恢复至13%,行业利润出现回升,带动行业逐渐复苏。2017年上半年酒精产能达1210万吨,行业开工率58%,较2016年高出4%。

国内酒精产区主要集中在原料供应充足的东北、华东区。东北主要加工东北玉米,而华东主要使用进口木薯、山东玉米。2017年上半年,东北、华东地区酒精产量占到国内酒精行业总产量的75.90%。

图表:2017年上半年我国酒精产量结构图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国内酒精生产原料有玉米、木薯、糖蜜、醋酸等。玉米、木薯是主要原料。2017年上半年,玉米酒精占有68%的份额,木薯酒精占有28%的份额。2017年上半年,玉米酒精产量240万吨,木薯酒精产量100万吨,糖蜜酒精产量7万吨,合成酒精产量6万吨。合成酒精由于成本没有优势,产量下滑,而其他产品产量有所增加。

燃料乙醇政策情况:我国推广车用乙醇汽油始于1998年,当时由于粮食库存积压,国家财政不堪重负,政府开始考虑用玉米和小麦等陈化粮生产生物燃料乙醇,这样既消化了陈化粮,又解决了能源紧缺问题。

我国生物燃料乙醇产业采取“定点生产、定向流通、封闭推广”的政策,因此,燃料乙醇发展与政策导向密切相关。燃料乙醇发展过程中,产业政策调整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十五”期间,国家开始酝酿发展燃料乙醇,按照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变性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五”发展专项规划》,“十五”期间,我国核准建设了黑龙江、吉林、河南、安徽4个粮食燃料乙醇生产试点项目,合计形成粮食燃料乙醇生产能力208万吨。同时,在“十五”期间,我国先后开展了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和扩大试点;第二阶段是“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十一五”开始,根据不使用粮食和不占用耕地的基本方针及原则,叫停并开始核准玉米乙醇相关项目,实施非粮替代战略,主要是通过开发非耕地,以木薯、甜高粱等淀粉质或糖质以及纤维资源为原料,开展非粮燃料乙醇试点。陆续核准建成了广西木薯燃料乙醇、内蒙古中兴能源甜高粱茎秆燃料乙醇、山东龙力纤维素燃料乙醇等非粮燃料乙醇示范项目。第三阶段是“十三五”阶段,燃料乙醇政策开始松动,明确要求继续扩大燃料乙醇的生产和消费,如国家能源局在2015年底印发《车用乙醇汽油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工作实施细则》,提及“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是国家的一项战略性举措,有利于缓解石油资源短缺、改善大气环境和促进农业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对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在2016年12月印发《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达到400万吨的目标规划,稳步扩大燃料乙醇生产和消费,立足国内自有技术力量,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大力发展纤维乙醇,结合陈次和重金属污染粮消化,控制总量发展粮食燃料乙醇,根据资源条件,适度发展木薯、甜高粱等燃料乙醇项目。此外,2016年12月,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对2015年版《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进行修订,明确制造业部分领域取消准入限制,燃料乙醇等行业赫然在列。

燃料乙醇发展历程:2002年,国家计委、财政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方案》和《车用乙醇汽油使用试点工作实施细则》,率先在河南、黑龙江两省的五个城市进行试点。2004年,八部委又联合发布《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方案》、《车用乙醇汽油扩大试点工作的实施细则》,对试点范围、市场准入、产品供应、质量技术、安全监督、环境监测与市场监管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并将车用乙醇汽油试点扩大到黑龙江、吉林、河南和安徽四省及以湖北、山东、江苏、河北27个市,在试点区域内封闭式实施定点生产、定点销售。随后的2005年、2006年、2008年、2014年,试点范围扩大到安徽、河北、山东、江苏、广西、内蒙古,截至目前共计11个省区全部和部分区域。各试点省区相应发布了政府封闭令。

我国燃料乙醇发展空间巨大。2016年产量仅为254万吨,调和汽油约2540万吨,仅占2016全国汽油总消费量的21%。从中期来看,国家能源局于2016年12月印发《生物质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燃料乙醇产量达到400万吨,相比目前有54%的增长空间;而从长期来看,我国2016年汽油表观消费量为11983万吨,如果按照10%的添加比例测算燃料乙醇使用量将达到1198万吨,相比当前有近944万吨的需求缺口。

目前,燃料乙醇生产企业只有六家企业10个工厂,总产能256万吨,最大的企业是中粮集团,在黑龙江、安徽、广西都有布局,产能达95万吨。

图表:我国燃料乙醇生产企业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2、乙二醇行业

近年来,我国乙二醇产能、产量和消费量逐年上升,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乙二醇生产消费国。国内有八套MEG装置顺利投产,其中两套氧化法(福建联合石化40万吨、浙江三江化工20万吨)、一套甲醇法(远东联石化45万吨),其他的都是煤制乙二醇。

我国乙二醇的生产形成了石油路线和非石油路线(主要是煤或天然气路线)多种生产工艺并举、大中小型生产规模共存、引进技术与国产技术相结合的格局。世界上SD、Shell和DOW等世界著名乙二醇生产公司的技术在我国均建有生产装置。2009年,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开发的煤制乙二醇技术实现工业化生产,标志着我国以煤或天然气为原料的合成气路线开发成功。

具体来看,在截至2016年的40家乙二醇生产企业中,采用非石油法工艺路线的有14家企业、20套装置,乙二醇生产能力达到372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40%。采用石油法工艺路线生产能力为557.3万吨/年(包含乙烯路线462.3万吨、MTO甲醇制乙二醇95万吨),约占总生产能力的60%。其中采用SD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222.6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23.95%;采用Shell工艺技术的生产能力为153.7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的16.54%;采用MTO的生产能力为95万吨/年,约占总生产能力10.22%。

从区域分布来看,国内乙二醇的生产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2016年生产能力达到351.7万吨,占全国生产能力的37.85%;若剔除煤制乙二醇,其产能比重达到58.62%。其次是华北地区,包含煤制乙二醇的产能为186.2万吨,其中有132万吨为煤制乙二醇产能(内蒙古70万吨、山西40万吨、河北22万吨)。

单从石油路线法来看,华东地区的乙二醇年生产能力为326.7万吨,占全国生产能力的近60%。其次是东北地区,年生产能力为61.9万吨,占全国的11.11%。

图表:我国乙二醇产能分布图

资料来源: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玻璃水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8-2023年玻璃水行业市场深度调研与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