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好坏,只以气候和山川这样的自然环境来评判,答案也就不会有那么大争议。从号称“魔都”的上海,到关中平原中部核心城市西安,以及遭遇数次人口锐减的四川省,他们在地理上都极具代表性,分别代表了三种不同的自然地理形态:
上海就像是一些短短几十年就发展到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城市的代表,且不仅仅是体现在经济这个维度。客观而言,上海早已没有丰富的天然植物资源和动物资源,地处太湖流域东源和长江入海口,水力资源才是其最大自然地理优势。相较于航运落后的古代,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的确难有用武之地。
而现在的直辖市上海已经是国家物流枢纽,虽然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上海,仅有的六千多平方千米总面积远不如很多城市大,但已然成为我国金融、经济、航运、贸易和科技创新中心。
长安这个词就足以体现古代西安的繁荣和沉淀,但是,为什么历史上有超过十个王朝都将自己的都城设立在此处?在农业生产为主的古代,平原地形无疑代表了粮食和物资丰富,而西安就位于关中平原的中心位置,渭河平原在西安的北部,秦岭山地在西安的南部,而南北区域的土壤类型还有所不同,前者主要是褐土和黄褐土,后者则主要是棕壤和黄棕壤这两种土壤类型。总的来说,西安的土地资源的确比较丰富,土壤类别多达12种,累计181个土种,土壤类型的丰富程度为多种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
如今的西安早已不再沿用长安之名,但这并不影响其被公认为世界历史名城和最佳旅游目的地,像秦始皇兵马俑、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等都有深深的“长安情节”烙印。而现在的西安不仅拥有多所双一流高校,同时也是我国目前西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并在未来成为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有人说,如果你自驾走遍四川,其实就相当于看遍了祖国全貌,这个说法其实一点也不夸张,熊猫的故乡四川省地质构造尤为复杂,地处我国西南腹地,境内有平原(8.2%)、高原(7.3%)、山地(74.2%)和丘陵(10.3%)这四种主要的类型。尽管四川的土壤类型拥有多达380个土种,但地形原因让这些土地的开发难度太大,正所谓古人有云:“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四川的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都不如很多其他内陆地区,地形复杂便是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而所谓的天府之国也不过是指被群山环绕、拥有丰富水资源的成都平原罢了。
提到四川,除了大熊猫和各个风景名胜以外,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一定是成都,近年来成都的快速发展有目共睹,如果将成都的崛起视为吸血周围城市的结果未免太过片面,单就地理位置而言,成都也拥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成都的地理位置就在成都平原上,这里不仅地势平坦,河网纵横的地理特征让其物产丰富。从拥有超过3000年历史的金沙遗址、古蜀文化发祥地,到如今一跃成为国家西部地区重要城市的成都,已在交通、贸易和高新技术等领域快速发展。
总而言之:
之所以列举上面这几个省市,不仅是因为他们分别代表了不同地理特征的区域,更是为了说明不管地理位置有多好,如果没人能将其优势发挥出来那也无济于事。
客观来说,地理优势还要看是处于什么社会环境之下,比如有蜀道难之称的四川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而通过水资源优势发挥巨大航运效益的上海,也是时下社会发展趋势的产物。
所以,我们不需要去争论哪个省、又或是哪个市的地理位置最好,位置到底好不好也要视情况而定,和平年代什么都好说,动乱来临的时候口粮还是关键。而且,一个国家的强大不是某个省市壮大就能完成,而是需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每个人都努力向上,与其和自己人口水之争,不如提升自己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因为我们都是中国人。
种地用曲辕犁比用机械化需要更多劳动力,针织厂用手工织布比用机械化需要更多劳动力,采矿场用背篓背比用机械化需要更多劳动力,运送物资用马帮比用汽车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建筑工地用人工干比用挖掘机装载机塔吊需要更多的劳动力,如此种种为什么没有为了需要更多的劳动力而放弃机械化?单纯为了劳动密集型而劳动密集型的高投入、低产出终归要走向破产,摆烂、躺平,不去科技创新终归会被历史淘汰,冠冕堂皇的借口阻挡不了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