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有些老师会向家长索贿(加导师微信一天赚500)

更新时间: 2023-03-18 18:06:35

前两天看到这个新闻,非常震惊且愤怒,我们心目中教师本该是辛勤的园丁,可是现实中的老师,却变成了赚钱的利器。

河北沧州一个家长因为举报老师索贿而被家长针对,发生一系列闹剧,最后竟然被拘留了20天。

看完那个新闻我真是一口闷气压在胸口,不吐不快。

现在老师与家长之间的根本矛盾是家长对老师崇高职业道德的想象和教师物质需求现实之间的矛盾。

最近,老师和家长的关系简直是剑拔弩张,老师让家长检查作业,并且在群里批评家长的事闹得沸沸扬扬,老师被全网家长轰炸。而有趣的是,家长群、朋友圈依然是一片祥和,“老师辛苦了”、“谢谢老师”,的确,很多家长对老师都是隐忍不发,敢怒不敢言。

不敢实名举报、不敢公开唱反调,家长只能在网络上撒撒气了,就算是这件事闹大之后,也有好多“好心的”家长劝这位当事家长,不要跟老师硬钢,对孩子没好处。

很多老师表示无辜躺枪,怎么老师现在好像成了黑社会了?自己每天辛辛苦苦,一个人要负责几十个孩子,赚着卖白菜的钱,竟然还被全网喷,简直太冤了。

现在对老师的控诉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收礼:收礼究竟是个别现象还是群体现象还不得而知,但是在北方城市,尤其是小学家长,送礼已经成为了潜规则。开学要送、教师节要送、逢年过节要送、运动会要送、评优要送,赶上节日多的月份,家长的工资都不够送礼的。

2.补课:补课主要集中在初中和高中,一部分是学生家长自愿找一些优秀教师一对一补课,虽然价格昂贵,但既然是自愿,也没什么抱怨的。问题就出在“班补”上,目前网络中对于“班补”疯传颇为厉害。顾名思义,班补就是班级组织的补课,本来班补是老师为了提高班级学习成绩而对学生进行的无偿补课,可是发展至今就变味了,不仅要收费,而且已经演变成为一种“半强制”状态。不参加班补的,很多关键点听不懂,甚至逐渐被班级边缘化,这是很多家长不愿意看到的。

3.不作为:让家长代为检查作业,孩子成绩不好就责怪家长,将自己的责任推卸的一干二净。然后还说自己多么累,管多少个孩子,学校还一堆事,这显然是在为自己的不作为找借口。

当然,以上都只是个别现象,但是个别收礼,个别补课,个别不作为,最后就构成了当下老师的生态环境,好老师反而成了另类。

那么,为什么现在的老师不再像以前呢?我觉得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1.家长对孩子的保护。其实孩子对教育资源、老师态度等问题更为敏感,可能老师一个眼神、一个举动就能让孩子开心半天,也能失落好几天,家长担心老师的冷暴力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只能委曲求全而“讨好”老师。2.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我们师范类学校和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门槛不算高,尤其是小学老师,学习中等就差不多,而小学生好掌控,对能力要求并不高,这就造成了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3.老师权利多。老师有一些评优、选班级干部、调座位等权利,而家长认为这些可以帮助学生增长信心,于是让老师多“照顾”孩子,有些老师便学会用这些可有可无的官衔大做文章。也可以说,正是因为一部分家长希望老师对孩子的“特殊照顾”打开了潘多拉魔盒。4.老师是良心活。初中和高中因为有升学率压着,老师的水平会直接体现在分数上,所以频频补课。而很多小学成绩排名都是不公布的,这也导致了很多老师更有精力去搞一些乌七八糟的事情。5.老师工资低。现在很多小学老师都是没有编制的,这种合同工老师就很难用职业品德来约束;而由于薪酬低,教师就开始通过一些灰色手段来增加收入。6.家委会做喉舌。看电视剧《三十而已》中的家委会权利巨大,以为夸张了,现在才知道现实更过分。总有一些家长带头跪舔老师,老师生娃了,我们送个婴儿车吧,就几千块钱。老师上班坐车太耽误时间了,我们众筹给老师买个车吧!这种人真是让人无语。事件中的老师,其实未必有多大的背景,只是小学教师的这种现象已经不是个例,教师间抱团取暖。

于是老师在一些家长的无底线“宠爱”和大环境的纵容之下渐渐迷失自我,丧失了底线,胃口越来越大,小小的工资已经无法满足无穷的欲望。我相信这个老师在成为老师第一天也曾想做一名好老师的,可是这个环境让他忘记了初心。

我们可以增加对教师的道德约束,但同时,也要给予这一职业起码的尊重和生活保障。不能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要想改变现状,必须在选拔教师环节增加道德考核标准;在任职期间,增强道德培训;并同时提高教师薪酬和退休保障,落实编制制度。

让身为教师的人意识到自己岗位的神圣感,感受到肩上的重担和社会对他们的殷切期待,而不是硬钢到底造就其破罐破摔的心理,那只会让越来越多的低素质人群涌入教师队伍中去。

百分九十以上是骗局。

虽然,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和微信赚钱,一定是趋势。

但人都有走捷径的心理,看微信上说的赚钱如此简单,且能暴富,往往很多人失去了警惕,盲目投入,上当受骗。

也有很多人,利用移动互联网干着骗人钱财的勾当。首先包装一个所谓好的项目,且项目包装的多么高大尚。甚至与国家的政策去牵强附会。

由于很多都是钻了法律的空子,以至于被骗后,手中证据不足,导致很多老百姓被骗了,还投诉无门。

但也有确实是在做合法的社交电商项目的,但能持久的不多。

要么制度上的不合理,或模式的不成熟。要么不能坚持下来。

我曾经尝试过一个服装类的社交电商项目,起初也是信心满满,信心十足。并且人力做到了上千人。但还是由于模式的缺陷,制度的不完善,还夭折在了“成功”的路上。

手机微信赚钱是趋势,但一定要擦亮眼睛👀!

微信     导师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作为任何投资参考。